阳光创译吕国博士受邀出席第十四届天矿钢铁产业链交流会并作主题演讲

2025年9月11日,阳光创译吕国博士受邀出席第十四届天矿钢铁产业链交流会。本次行业盛会同期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成功举行,由深耕钢铁产业链领域的权威平台天矿网牵头主办,昇泰丰(天津)进出口有限公司鼎力协办,为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搭建了高效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On September 11, 2025, Dr. Lyu Guo from Sunshine Translation was invited to attend the 14th Tianmin Steel Industry Chain Exchange Conference. This industry event was successfully held simultaneously at the Zhongguancun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Base in the Binhai New District of Tianjin. It was organized by Tianmin Network, an authoritative platform deeply engaged in the steel industry chain, with strong assistance from Shengtai Feng (Tianjin) Import and Export Co., Ltd. The conference provided an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platform for practitioners along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industry chain.

自 2016 年起,阳光创译的吕国博士便持续参与国内外重要矿业盛会,多年来始终保持对这一行业交流平台的深度参与。在历届会议中,他几乎从未缺席主题发言环节,分享内容始终围绕全球铁矿勘探开发与物流贸易核心领域,结合行业前沿趋势与实战案例,为参会者解析铁矿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传递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行业洞见,成为会议中备受关注的核心声音之一。


除主题分享外,吕国博士还十分注重与客户的现场互动:针对矿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疑问,无论是勘探技术难题、物流链路优化,还是贸易合作风险把控,他都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切实回应客户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结合客户业务场景,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助力客户打通铁矿项目运营中的堵点,既深化了与客户的合作黏性,也为阳光创译在矿业服务领域树立了专业口碑。


活动以 “寻找新常态下的‘钢铁’机遇” 为主题,汇聚了政府部门代表、经济学家、钢铁产业链企业代表、金融机构及行业分析师等50余人,共同研判钢铁行业发展趋势、探索市场前景。


天矿钢铁产业链交流会的举办历史可追溯约至2016年,阳光创译的吕国博士作为行业深耕者,自首届会议起便全程参与,直至第十四届,始终活跃在这一产业链交流的重要平台上。


在会上,阳光创译的吕国博士围绕 “AI 赋能矿业:全产业链智能转型” 主题,从行业趋势、技术方案、落地应用、挑战与展望四维度展开分享,并介绍阳光创译相关服务与合作意向。


一、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在分享开篇,吕国博士明确指出当前矿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与现实挑战:


发展方向锚定 “三目标”

全球矿业正加速向 “本质安全、极致效率、绿色低碳” 三大目标迈进,国内 “双碳” 战略、能耗双控政策及新版《矿山安全生产法》的落地实施,进一步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与发展标准,倒逼企业升级转型。

技术支撑构建 “硬基础”

AI 与多模态感知技术深度融合、算力向矿区边缘设备下沉、5G 与工业 Wi-Fi 实现矿区全覆盖,三大技术突破为矿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关键保障,打破了传统矿业的技术瓶颈。

行业困境凸显 “转型迫”

受矿产品位下降、剥采比提升、现金成本上行等因素影响,矿业企业盈利压力加大;同时,资本市场对 ESG(环境、社会、治理)表现的要求日趋严格,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智能化转型成为企业获取长期竞争力的唯一选择。


二、AI 技术解决方案


针对矿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痛点,吕国博士系统梳理了 AI 技术的落地路径,形成 “全流程覆盖、全场景适配” 的解决方案体系:


资源勘探:降本提效,精准找矿

通过 “机器学习 + 无人机” 技术实现成矿区域精准预测,借助计算机视觉自动分析岩心图像提取关键信息,依托大数据平台整合地质、物探、化探等多源数据,大幅缩短勘探周期,将找矿精准度提升 30% 以上。

安全生产:智能监测,防患未然

构建 “物联网 + AI” 一体化监测系统,实时捕捉矿区有害气体浓度、设备运行参数等关键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设备故障风险,提前制定维护计划;通过计算机视觉识别人员违规操作(如未佩戴安全装备、进入危险区域),构建 “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追溯” 的安全防护网。

生产效率:智能作业,降本增效

推广无人矿车、智能钻机等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提升作业稳定性;通过 AI 算法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降低能耗 15%-20%;运用动态调度 AI 系统,实时匹配生产需求与设备资源,作业响应速度提升 25%。

环保合规:数字管控,绿色发展

借助 AI 分类系统实现矿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率提高至 80% 以上;开发 AI 碳足迹监测模块,实时追踪碳排放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矿区生态修复效果,优化治理方案,助力矿山实现 “开发与保护协同”。

三、AI 落地应用案例

为让技术方案更具说服力,吕国博士分享了国内外多个 AI 赋能矿业的典型案例,直观展现技术落地效果:


资源勘探领域

全球已有 88 家矿业初创企业(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矿业发达国家)将 AI 应用于勘查环节。其中,澳大利亚 DataRock 公司已处理超 2000 万米岩芯图像,完成 200 多个矿产数据项目;OreFox 公司推出两款 AI 找矿系统,在金矿、铜矿勘探中成效显著。国内方面,山东某亿吨级铁矿、云南红河稀土矿通过引入 AI 技术,勘探效率提升 40%,找矿精度提高 25%,不过目前 AI 找矿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可跨区域复用的通用模型。

智能化生产与设备管理

国内某大型铁矿引入无人驾驶矿车后,月产能提升 15%,人工成本降低 30%;智能钻机与采矿机器人在高危矿区(如高瓦斯、高边坡区域)的应用,实现了 “无人化作业”,保障了生产安全与作业精度;某铜矿部署 AI 预测性维护系统后,钻机卡钻故障发生率下降 60%,单次停产损失从 50 万元降至 10 万元以下;AI 设备参数优化模块的应用,不仅降低能耗 15%-20%,还将设备使用寿命延长 2 年以上。

矿山运营与供应链

智能矿山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能耗、安全等数据,为管理层提供精准决策支持;AI 动态调度算法使矿山整体作业效率提升 20%;市场预测模型与资源评估 AI 工具,帮助企业提前预判矿产品价格走势与资源储量变化。在供应链环节,某钢铁企业运用 AI 路径优化算法,每年节省物流运费 800 万元;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实现了矿产从开采到运输的全流程追溯,保障货物质量与安全。


四、转型挑战与应对


在肯定 AI 价值的同时,吕国博士也客观分析了矿业智能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思路:


破解 “数据孤岛” 难题

参考《矿业数据治理规范(2024 版)》,建议企业分两步推进:3 个月内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传输标准,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6 个月内搭建企业级大数据平台,实现地质、生产、设备、环保等数据的互联互通。

降低中小企业投入门槛

针对中小企业资金有限的问题,建议优先选择轻量化 AI 工具(如 SaaS 版 AI 预测性维护软件,月服务费仅 1-2 万元),降低初始投入;同时联合行业协会向地方政府申请智能化改造补贴,减轻成本压力。

填补 “人才缺口” 短板

推动 “校企合作” 定向培养,如中国矿业大学计划 2025 年试点开设 “矿业 AI 定向班”,针对性培养兼具矿业知识与 AI 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内部开展 “老带新” 培训,组织资深矿业骨干学习 AI 基础应用,快速组建本土化技术团队。

五、未来展望与行动呼吁

对于矿业 AI 的未来发展,吕国博士提出三大趋势判断:一是 “全产业链 AI 协同”,从勘探、生产到物流、销售,AI 技术将实现跨环节联动,形成 “智能闭环”;二是 “绿色矿业深度实践”,AI 与碳管理、生态修复的结合将更紧密,助力 “双碳” 目标落地;三是 “全球化标准统一”,国际矿业企业将联合制定 AI 应用标准,推动技术规范共享。


同时,他向行业发出行动呼吁:企业需加快数字化基建与 AI 技术的融合,避免 “重硬件、轻应用”;行业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建矿业 AI 技术生态圈,共享案例经验与技术成果;期待政府进一步推动公共地质数据开放,完善矿业 AI 行业标准,为企业转型提供政策支持。


阳光创译吕国博士正在会议中发表演讲


活动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招商团队介绍了园区基本情况、重点产业布局及专项支持政策,展示了园区在集聚和服务钢铁及相关产业方面的优势。在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 2025 年锰矿市场走势、富锰渣行业发展规律、矿产运输成本控制与航线优化,以及人工智能在矿产领域的创新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锰矿、铬矿等细分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和投资研判。


方正中期期货专家在会议中进行主题演讲

天矿钢铁产业链交流会嘉宾在会议中进行主题演讲

此次交流会不仅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搭建了高效的资源对接与信息共享平台,更让行业在新常态下找准发展方向、把握机遇。阳光创译也将以此次参会为契机,持续发挥语言服务与行业资源整合优势,为推动中国钢铁、矿产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人物介绍

2024827

北京阳光创译吕国博士


吕国,男,1977 年生,祖籍甘肃敦煌,现工作于北京。北大博士后,北京阳光创译语 言翻译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 Suntrans Consulting LLC CEO ,主要从事矿业能源领域研究以 及相关的同传翻译、矿业咨询和会展工作。

吕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博士期间曾留学于美 国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 ,北京大学地质学博士后, 曾兼职于澳大利亚全球最大 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 (BHP Billiton) 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境外矿产战略研究室。2008 年创立 了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Suntrans Translation);2011 年创立了美国纽约阳光创译 咨询公司(New York Suntrans Consulting LLC)。矿业翻译及咨询经历遍及 40 多个国家。

吕国参与编译了各国矿业投资指南丛书以及多部地质矿业领域作品,并持续多年为中国 国际矿业大会、加拿大勘探与开发者协会(PDAC)、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铁矿石论坛、 国土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商务部援外培训班等重要会议和论坛提供翻译服务。同时,他也 曾先后赴加拿大、美国、非洲乌干达、卢旺达、埃塞俄比亚、中国香港地区、巴基斯坦、斯 里兰卡、新加坡、法国、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马来西亚、伊朗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提 供地质矿业翻译,并参与了许多大型国际矿业项目的收购。截止 2023 年,他组织及主持了 9 届“ 中国国际矿业发展高峰论坛 ”和 5 届“ 中国国际翻译高峰论坛 ”。

学习经历

1. 2012 年 1 月至 2016 年 6 月,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空间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 博士后;

2. 2008 年 8 月-2009 年 12 月,美国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生, 地质微生物学方向;

3.2006 年 7 月-2008 年 9 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地质微生物学方向;

4.2006 年-2011 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 学位;

5.2003 年-2006 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硕 士学位;

6.2001 年-2004 年,兰州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第二本科学历;

7.1996 年-2000 年,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1.2008 年 2 月至今,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董事长、翻译、矿业咨询师;

2.2011 年 5 月至今,美国纽约 Suntrans Consulting LLC.,CEO;

3.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5 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境外矿产战略研究室;

4.2006 年 4 月至 2008 年 8 月,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斑岩铜矿勘查

以及翻译;

5.2000 年 9 月-2003 年 6 月,甘肃敦煌中学, 高中英语教师;

社会兼职

1.2019 年至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2018 年至今,中国地质学会,资源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3.2020 年至今,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矿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4.2016 年至今,中国翻译协会,翻译培训老师;

5.2016 年 6 月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文法学院外语系,翻译硕士专业校外导师;

6.2020 年 12 月至今,担任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长春大 学翻译硕士校外导师;皖西学院外语学院英语教师。

阳光创译介绍


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Suntrans)是一家聚焦于矿业和能源领域的翻译和咨询服务提供商。阳光创译于2008年2月成立于北京,美国纽约设有分公司,并在乌干达和巴基斯坦设立有办事处。历时16年来,在董事长吕国博士的带领下,阳光创译快速稳健发展,核心定位已经由“打造中国地质矿业翻译领军品牌”,逐渐延伸扩展成“中国国际矿业能源服务大平台”,涵盖矿业能源领域翻译、会展、咨询、猎头、“一带一路”矿业能源商会、矿业能源媒体等国际服务板块。

阳光创译是国际领先的专业领域多语言服务提供商,是中国翻译协会成员、中国语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和中国矿业联合会全球地质信息共享委员会理事会成员。阳光创译为中国地质、矿业以及石油领域企业国际化和本地化提供整体语言解决方案,提供矿业和能源咨询服务,助推中国矿业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阳光创译业务板块

矿业和能源咨询:矿产资源评估、尽职调查、矿业投融资对接、境外矿业营销和销售咨询、大数据分析客户挖掘。

矿产资源评估: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包括矿产储量、品位、开采条件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开发价值和潜力。

尽职调查:是指在进行商业交易或投资前对相关企业或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确认其真实性、可行性和风险,确保投资方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矿业投融资对接:是指为矿业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投资方或融资渠道,促成投资交易的达成。

境外矿业营销和销售咨询:是指为矿业企业提供在海外市场进行营销和销售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提升产品销售水平。

大数据分析客户挖掘: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市场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帮助企业发现潜在客户群体,制定营销策略和提升销售效率。

为国内外个业提供地矿与能源产业链的信息服务、投融资项目对接、技术咨询、法律法规咨询等业务。专家顾问来自于加州大学、迈阿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大学等院与相关科研机构,为海内外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地质矿业和能源咨询服务。


矿业人才猎头:阳光创译发展历时16年,建立了庞大的地质矿业能源人才库,拥有上千名具有海外背景的地质矿业能源专业人才。可为国内企事业单位推荐推荐地质矿业和能源及其它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等高端专业人才。

矿业会展:阳光创译已成功举办多届论坛,对境内外矿业投资企业的发展和转型等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企业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宣传自己的产品,推介自己的品牌、形象,了解本行业最新产品动态和行业

如果您对我们的矿业咨询服务感兴趣或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和解答。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开创矿业领域的新篇章


阳光创译的核心定位已经由最初的“阳光创译=矿业翻译”——中国地质矿业翻译领军品牌逐渐延伸扩展成“阳光创译=中国国际矿业服务大平台”,涵盖矿业翻译、矿业会展、矿业咨询、矿业猎头、“一带一路”矿业商会、矿业媒体等国际矿业服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