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英翻译的广袤天地里,拆译技巧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与实用价值。所谓拆译技巧,就是在翻译进程中,把原文里的长句、复杂结构或者特定成分,拆解成多个较短、简单的句子或成分,以此契合目标语言(如英语)的表达习惯与逻辑架构。这一技巧在英译汉和汉译英中都大有用武之地,尤其是在应对长句、复杂结构或者强调逻辑顺序时,更是展现出非凡的作用。
In the vast realm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he technique of拆译 (split translation) shines like a brilliant pearl, radiating unique charm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so-called split translation technique involves breaking down long sentences, complex structures, or specific components from the source text into multiple shorter, simpler sentences or elements du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ereby aligning with the expression habits and logical structur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such as English). This technique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s in both English-to-Chinese and Chinese-to-English translations, particularly when dealing with long sentences, complex structures, or emphasizing logical order, where it demonstrates exceptional effectiveness.
英语的句法恰似连绵不绝的山脉,一个主句能够与众多的修饰词组、短语、从句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追求一气呵成的表达效果,几乎不给读者留下喘息的机会。例如,在许多英语科技文献中,一个句子可能包含多个嵌套的从句和修饰成分,用来精确描述复杂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语句法犹如潺潺溪流,短促而从容不迫。在英汉翻译中,拆译堪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可以说,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拆译,即在译文中将原文进行打破重组,或是抽词拆译,或是抽短语词组拆译。倘若不运用拆译技巧,直接把英文里读起来流畅自然的句子照搬进中文,就会出现 “上下三十六根牙齿嚼不烂”(叶圣陶语)的 “翻译腔”,这可是翻译的大忌。拆译技巧的具体应用:

长句拆译,就是把一个冗长复杂的句子拆分成多个简短的句子,让译文更加清晰、自然。以英语长句为例,在翻译成汉语时,常常需要将其拆分为多个短句,以符合汉语的逻辑顺序和表达习惯。比如,英语中的一些法律条文或者学术论述,句子往往很长,包含多个并列或从属的结构。在翻译时,就需要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将其拆分成几个独立的句子,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句子的含义。
成分拆译是指将原文中的单词、短语或从句拆译为独立的句子或成分,从而增强表达的清晰度和逻辑性。在英语中,一些复杂的结构在翻译成汉语时,经常需要拆分成多个短句。例如 “He crashed down on a protesting chair.”,如果生硬地翻译为 “他猛然坐到一张吱吱地发出抗议声的椅子”,会让人感觉很别扭。而自然译文 “他猛然坐到一把椅子上,椅子被压得吱吱作响”,则将 “protesting” 所表达的含义单独提炼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句子,使译文更加通顺自然。这是因为在英文中 “protesting” 可以直接修饰后面的词,但在汉语中这种表达方式不符合习惯,所以需要进行成分拆译。
结构调整是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对原文的语序和结构进行调整,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英语中一些强调主语的结构,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调整为先叙后评的结构。例如 “This season saw an ominous dawning of the tenth of November.”,生硬译文 “这一季节看见 11 月 10 日的不祥的破晓” 让人难以理解。而自然译文 “在这个季节,11 月 10 日黎明时分的景象是个不祥之兆”,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了句子的结构,使译文更加通顺易懂。这是因为英语中的非人称主语句使用了拟人动词,在翻译时必须进行转换,否则译句就会不通顺。

分译法是将原文中的某些成分分别翻译成英文,以更准确地表达原意。在处理中文并列结构或复合句时,分译法有助于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比如在一些中文的宣传标语或者广告语中,常常使用并列结构来增强表达效果。在翻译成英语时,就需要根据英语的表达习惯,将并列的成分分别进行翻译,使译文更加清晰明了。
拆译技巧在翻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处理复杂结构,提高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例如 “Darkness released him from his last restraints.”,生硬译文 “黑暗把他从最后的顾忌中解放出来” 显得很生硬。而自然译文 “在黑暗中,他就再也没有什么顾忌了”,通过调整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再如 “The bitter weather had driven everyone indoors.”,生硬译文 “寒峭的天气已经把每个人都赶到室内” 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自然译文 “天寒冻峭,人人都已躲在室内” 则更加生动形象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另外,“He accused her of talking childish nonsense not very flattering to the intelligence of her audience”,原译 “他责备她讲了一些对听众的智慧颇有不恭敬之处的幼稚的废话” 让人读起来很费劲,改译 “他责备她讲了一些幼稚的废话,把听众当傻瓜看待” 则更加简洁明了。

不过,在文学翻译中,涉及作者文体风格的行文常常需要保持原文特有的节奏、句法、用词等。有些作者的句法缠绵,如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他的作品句子结构复杂,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微妙的逻辑关系;而有些作者的句法干脆利落,如欧内斯特・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他的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著称。在翻译这些作品时,拆译技巧的运用或许需要特别加以考虑,不能一味地追求译文的通顺而破坏了原文的风格。
译文的语言形式必须严格符合译文的语言习惯。原文语言中最习见、最自然的表现法,在译文中也必须用译文语言中最习见、最自然的表现法来翻译。然而,麻烦的是,译者一碰到英语的特殊句法时,往往忍不住要直接移植过来,结果导致语句生硬。这时就必须用译文语言中习见自然的表现法去代替原来的表现法,以确保译文的质量。
你在翻译中有没有遇到过运用拆译技巧的难题呢?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吧!
如果您对我们的矿业咨询服务感兴趣或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和解答。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开创矿业领域的新篇章!
人物介绍

吕国,男,1977 年生,祖籍甘肃敦煌,现工作于北京。北大博士后,北京阳光创译语 言翻译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 Suntrans Consulting LLC CEO ,主要从事矿业能源领域研究以 及相关的同传翻译、矿业咨询和会展工作。
吕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博士期间曾留学于美 国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 ,北京大学地质学博士后, 曾兼职于澳大利亚全球最大 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 (BHP Billiton) 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境外矿产战略研究室。2008 年创立 了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Suntrans Translation);2011 年创立了美国纽约阳光创译 咨询公司(New York Suntrans Consulting LLC)。矿业翻译及咨询经历遍及 40 多个国家。
吕国参与编译了各国矿业投资指南丛书以及多部地质矿业领域作品,并持续多年为中国 国际矿业大会、加拿大勘探与开发者协会(PDAC)、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铁矿石论坛、 国土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商务部援外培训班等重要会议和论坛提供翻译服务。同时,他也 曾先后赴加拿大、美国、非洲乌干达、卢旺达、埃塞俄比亚、中国香港地区、巴基斯坦、斯 里兰卡、新加坡、法国、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马来西亚、伊朗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提 供地质矿业翻译,并参与了许多大型国际矿业项目的收购。截止 2023 年,他组织及主持了 9 届“ 中国国际矿业发展高峰论坛 ”和 5 届“ 中国国际翻译高峰论坛 ”。
学习经历
1. 2012 年 1 月至 2016 年 6 月,北京大学 地球科学与空间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 博士后;
2. 2008 年 8 月-2009 年 12 月,美国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联合培养博士生, 地质微生物学方向;
3.2006 年 7 月-2008 年 9 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地质微生物学方向;
4.2006 年-2011 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博士 学位;
5.2003 年-2006 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理学硕 士学位;
6.2001 年-2004 年,兰州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第二本科学历;
7.1996 年-2000 年,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1.2008 年 2 月至今,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董事长、翻译、矿业咨询师;
2.2011 年 5 月至今,美国纽约 Suntrans Consulting LLC.,CEO;
3.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5 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境外矿产战略研究室;
4.2006 年 4 月至 2008 年 8 月,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斑岩铜矿勘查
以及翻译;
5.2000 年 9 月-2003 年 6 月,甘肃敦煌中学, 高中英语教师;
社会兼职
1.2019 年至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2018 年至今,中国地质学会,资源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3.2020 年至今,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矿业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4.2016 年至今,中国翻译协会,翻译培训老师;
5.2016 年 6 月至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文法学院外语系,翻译硕士专业校外导
师;
6.2020 年 12 月至今,担任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长春大 学翻译硕士校外导师;皖西学院外语学院英语教师。
公司介绍
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Suntrans)成立于 2008 年 2 月。公司总部设立在北京,在美国纽约设有分公司,并在乌干达和巴基斯设有办事处。在董事长吕国博士的带领下,历时15年,阳光创译由最初只有6人的翻译团队发展至今成为拥有50 余名全职管理人员、 1024 名兼职译员和 68 名核心译审人员的专业队伍。
阳光创译是中国领先的专业领域多语服务提供商,是中国专业地质矿业语言服务领军品牌。目前是中国翻译协会成员、中国语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和中国矿业联合会全球地质信息共享委员会理事会成员。阳光创译致力于为中国地质、矿业以及石油领域企业国际化和本地化提供整体语言解决方案,主要从语言翻译服务、人才培养和咨询服务三方面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