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学术研讨会

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为本届大会指定唯一外联单位,负责大会的宣传推广、会议合作、赞助支持单位联系与邀约等各项事宜。有以上需求的单位与个人请与我们联系。


-----------------------------------------------------------------

书籍介绍:《胶东玲珑金矿田地质》,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创建者、“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吕古贤主编。欲购者请与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人员联系。




关于召开“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学术研讨会

2020海南抱伦金矿)”的通知

(第三号)


我国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国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保障矿产资源能源供给基础上,“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成为新时代的要求。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地质与环境、地表与地下、金属矿产与能源矿产、地质构造与地热分布、环境污染与灾害评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勘察和治理工作,需要开展系统、综合和预报预警性质的研究。地质力学,就是根据我国地质实际创建的具有系统理论特点的地球地质学说。


地质力学具有地质学-力学交叉学科优势,其“把地质构造现象加以系统论认识”的方法,为研究地球动力学、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方面,开辟系统科学的研究途径。为更好服务于各方面的规划、建设和发展,解放初期李四光就指出“构造结合建造”的地质工作方向,提出探索“构造带地球化学”的科学问题。在杨开庆“构造动力成岩成矿”理论基础上,吕古贤提出构造物理化学新概念,确立研究“构造力改变物理化学条件影响成岩成矿化学过程”的方向。2018年12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批准成立“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构造物理化学“物理学-物理化学-化学系统”的研究思路,应用在油气、煤炭、金属矿、地下水、地热以及地质灾害和区域地壳稳定性等领域,必将为资源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层次提供新的科学支持。


为推进构造物理化学创新发展,研究学科发展方向,开展金矿地质找矿难题研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定于2020年11月20-22日在海南省昌江县召开“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学术研讨会”,诚挚邀请全国各地同行相聚海南,共同交流相关领域最新成果和认识,为建设富强中国、美丽中国和文明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会议主办单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


二、会议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三、会议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

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

昌江恒科“候鸟”人才工作站


四、会议组织机构


(一)组织委员会

主   任:

邢树文、裴佃飞、陈志勇


副主任:

翁占斌、刘润田、郭   涛、张宝林、王宗秀、吕   国、楚绪海


委   员:

曹代勇、陈正乐、代立东、方维萱、付于真、郭玉乾、韩润生、胡华斌、焦建刚、琚宜文、李海兵、李荣西、李   文、刘成林、刘永堂、任战利、谭静强、王平安、王义天、魏竣滨、许道学、许德如、张   达、张永生、赵   平、周永胜


(二)指导委员会

主   任:

陈毓川、毛景文、王双明、多   吉


委   员:

裴荣富、欧阳自远、翟裕生、赵文津、郑绵平、王思敬、滕吉文、汤中立、常印佛、张国伟、何继善、古德生、康玉柱、彭苏萍、欧阳晓平、顾金才、邱爱慈、李焯芬、马永生、赵文智、邓运华、岳光溪、郭仁忠、张铁岗、武   强、康红普、杨经绥、肖文交、王瑞江、邓   军、倪师军、赖旭龙、孙丰月


(三)学术委员会

主   任:

吕古贤、马寅生、张宝林


副主任

王宗秀、王昭坤、周永胜、方维萱、许德如、曹代勇、赵   平、岳中琦、胡宝群、张永生


委   员:

毕洪涛、陈柏林、冯西会、胡道功、胡华斌、焦建刚、琚宜文、李荣西、李三忠、刘正宏、任战利、申玉科、孙景贵、谭静强、谭克龙、王成龙、王翠芝、王红才、王平安、王义天、韦昌山、杨兴科、尹宏伟、张   达


(四)秘书处

主   任:

王宗秀、张宝林、韩淑琴


成   员:

陈   程、范二平、方欣欣、郭玉乾、胡俊杰、贾丽云、李春麟、李宗星、刘向冲、马立成、彭   博、施   辉、舒银兰、王红才、王   婧、吴   芳、吴   林、肖昌浩、杨元元、鄢犀利、张   浩、张凯逊、张林炎、张士安、张文高


外联组


北京阳光创译语言翻译有限公司。负责会议宣传推广、会议合作支持单位联系与邀约等事务。


联系人 :吕   国13401184506、范宝山13683660397、刘乾勇13693672413。


五、会议安排

会议时间:

2020年11月20-22日

地    点:

海南省昌江县海南棋子湾开元度假村


具体日程:

11月19日             下午报到;

11月20-21日         大会学术报告;

11月22日              野外考察。


特别说明:

  1. 本次会议会场因故变更到海南省昌江县“海南棋子湾开元度假村”(附件1),野外考察内容改为石碌铁矿、土外山金矿和戈枕构造带。由此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2. 参会代表可从三亚凤凰机场(或海口美兰机场)直接换乘高          铁西线到棋子湾站下车(车程约1.5小时)。


  3. 请尚未注册的代表尽快提交回执表。


六、会议日程


日   期

时   间

内   容

19日(星期四)

下午

会议报到

20日(星期五)

上午

开幕式

特邀报告

下午

大会报告

21日(星期六)

上午

大会报告

下午

大会报告

构造物理化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2日(星期日)

全天

野外地质考察


七、会议相关出版


(一)会议论文摘要集

会议制作电子会议论文摘要集(U盘)。凡参加会议代表,需提交会议论文摘要,建议长度1-2页。

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0年11月10日。  

联系人:施辉,13716780786

投稿邮箱:shui@mail.cgs.gov.cn,182027979@qq.com。


(二)会议论文专辑

会议将在2021年4期《地质力学学报》出版 “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学术会议论文专辑”。从2020年11月5日开始,请参会代表登录《地质力学学报》网站进行投稿,选择“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学术专辑”栏目,论文格式参照期刊要求。


投稿截止时间:2021年1月31日

联系人:吴   芳 ,010-88815218


(三)英文论文推荐

如提交英文来稿,则推荐国外SCI、EI期刊发表。可先提交中英文摘要,审核通过后进行英文全文投稿。

投稿截止时间:2021年1月31日


联系人:吕   国,13401184506

投稿邮箱:1127203572@qq.com  


(三)会议注册费交纳方式


  1. 注册费(会议费)请于11月10日前汇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现场交费,发票只能会后邮寄。


2. 请汇款备注中注明:费用名称“海南抱伦会议注册费”、第一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单位名称及税号信息。



八、会议注册


(一)会议注册

所有参会代表请将报名表发到联系人邮箱。


(二)注册费

会议注册费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收取并出具发票,请代表提供发票信息。食宿费自理。

注册费2100元,学生(不含博士后)1800元。



九、会议展览与赞助


会议期间为各单位、厂商提供条件、展示、介绍产品、技术成果各类相关仪器设备、计算机软件、方法等   


微信图片_20201118101622.jpg

附件1


构造物理化学理论和应用学术研讨会(2020•海南抱伦金矿)

第三号通知回执表

姓名


职称/职务


工作单位


手机


E-mail


通讯地址(含邮编)


入住房间类型(请打

5楼以下景观双床房500/   □

5楼及以上精选大床房500/   □

5楼及以上精选双床房600/   □

地质考察选择(请打

参加

不参加

其它建议或需求













拟参会者请于20201116日前,将本回执寄至:马立成(e-mail: malicheng2000@163.com)、张浩(e-mail:zhanghao@geomech.ac.cn)


附件2

大会特邀报告

序号

题目

报告人

职称

单位

1

找矿理论和找矿技术方法

毛景文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鄂尔多斯盆地煤炭资源与构造控煤

王双明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3

西藏的地热成因

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4

胶东金矿深部第二富集带广域电磁法研究

何继善

中南大学

5

我国海陆相钾盐成矿理论与找矿实践

郑绵平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6

大陆增生与成矿成藏作用

肖文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7

构造物理化学的研究、发展与应用

吕古贤

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注:大会报告具体安排详见会议手册

阳光创译的核心定位已经由最初的“阳光创译=矿业翻译”——中国地质矿业翻译领军品牌逐渐延伸扩展成“阳光创译=中国国际矿业服务大平台”,涵盖矿业翻译、矿业会展、矿业咨询、矿业猎头、“一带一路”矿业商会、矿业媒体等国际矿业服务板块。

打造中国地质矿业翻译领军品牌。